基因組選擇時代的自主培育種公牛戰略 奶牛基因組選擇的育種方案,極大地突破了奶牛育種世代間隔的約束瓶頸,提高傳統育種效率,進而為奶牛育種企業提高效益提供新途徑。通過基因組選擇可以實現初生公牛的早期選擇,進而可以節約待定青年公牛的養殖成本,提高乳用種公牛的平均選育效益。通過直接銷售基因組選擇公牛的凍精,不僅縮短了奶牛育種的世代間隔,增加遺傳進展,同時更直接降低了奶牛育種企業的運行成本,增加企業收益。
2017年6月17日,中國奶業協會育種專業委員會舉辦的“基因組選擇時代的自主培育公牛戰略”專場于南京國際博覽會議中心成功舉辦。本次專場由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王雅春主持,出席本次專場還有中國農業大學張沅教授、張勤教授、全國畜牧總站奶業與畜產品加工處孫飛舟副處長、中國農業大學張勝利教授、孫東曉教授、寧夏大學史遠剛教授、北京奶牛中心劉林博士、上海奶牛育種中心有限公司劉光磊博士、張華林博士和山東奧克斯畜牧種業有限公司高運東總經理。來聆聽的觀眾不僅有來自科研院所的教師、學生,也有來自育種企業的銷售、技術經理,還有來自種公牛站及奶牛場的一線技術人員;除了遺傳育種專業的觀眾,還有一些奶牛營養、草業、繁殖專業的技術人員,150人的會場座無虛席。
張勤教授就“奶牛基因組選擇技術進展”作了報告。他首先介紹基因組選擇技術的基本過程,隨后又介紹了中國荷斯坦牛的基因選擇項目以及建立我國荷斯坦奶牛核心群和自有遺傳評估體系的必要性。較低聯系性的牛群之間遺傳評估成績參考的可靠性會顯著降低,聯系性建立于相似的養殖環境,飼養條件和基因血統。因此單純的拿來主義在中國并不適用,中國必須建符后中國養殖特點的核心奶牛群和遺傳評估體系。
劉林博士就“突破掣肘 自主育種 持續發展”專題做了報告,與在座代表分享了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奶牛中心在新形勢下的育種戰略。劉林博士從種牛鑒定、種牛開發、種牛擴繁和種牛創新四個方式進行的說細解說。
上海光明荷斯坦牧業有限公司張華林博士就“踐行名族奶牛育種的迫切需求和措施”專題做了報告。張博士詳細分析了當今國際奶牛育種的趨勢,進一步肯定了我國自主育種的必工性,分享了上海光明荷斯坦牧業有限公司的在方面的具體措施及個人經驗。
高運東總經理就“應用全基因組技術加快奶牛種質國產化進程”專題作了報告。他首先介紹了2016年北方后測聯盟的工作,隨后他又介紹了如何做到奶牛優質種質自主創新,然后他又介紹他們公司的技術服務平臺建設,最后講了一下工作取得業績。
專場最后,張勝利教授對奶牛育種委員會重點工作進行了總結并對下一年的的重點工作進行了詳細部署。此次會議圓滿成功。
專家討論
獲獎代表與專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