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0日,山東省白酒協會發布1號文件——《關于開展打造“文化魯酒 特色產區”活動的通知》。文件提出,魯酒的高質量發展、振興,不僅需要堅實的品質保障和強大的品牌支撐,更需要戰略領先,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放大魯酒特有的文化優勢,百花齊放,共同打造特色產區,整體提振魯酒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事實上,作為中國白酒的產酒大省和消費大省,山東不僅是中國濃香型白酒的核心產區、芝麻香型白酒的發源地和唯一產區,也是醬香型白酒的北方核心產區,從戰略高度打好文化牌,放大產區優勢,是魯酒振興的核心關鍵和重要支撐。因此,山東白酒協會2019開年1號文件的發布,針對山東白酒產區的建設和理論構建做出了重大戰略部署,在高端魯酒崛起的關鍵一年,在重振魯酒復興的轉折一年,打造“文化魯酒·特色產區”的使命,對于政府、協會和每一個魯酒企業來說,都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為了充分挖掘魯酒優勢資源要素,共同挖掘魯酒特色產區優勢和文化內涵,配合魯酒企業將高質量發展、高端戰略持續深入推進,山東省白酒協會同行業媒體《酒游記》團隊合作,共同開展打造“文化魯酒 特色產區”活動。
作為專注于研究白酒行業和魯酒產業的專業媒體,《酒游記》自創立至今,一直致力于中國美酒地理研究和傳播,尤其是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酒游記》團隊開展了行業史無前例的“黃河美酒萬里行”活動,從青海黃河源頭出發,到山東東營的黃河入海口,歷時一年的時間,走過了甘肅、陜西、陜西、河南、山東等八個省和自治區,三十多個地級市,拜訪了數十家黃河流域的酒企,充分印證了“黃河名酒帶”這一白酒產區的客觀存在。有思想、有創意、有見地的酒游團隊,具備卓越、高效、認真的執行力,以及豐富的經驗和閱歷,無疑為魯酒產區巡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對“文化魯酒 特色產區”進行深度研究和解讀,《酒游記》成立專業研究團隊,并開展了山東白酒特色產區巡禮活動。活動以山東省16個地級市的代表性酒企為走訪目標,對重點魯酒企業展開特色產區巡禮工作,通過聆聽高層聲音,完成戰略智言、大師對話、工藝探秘、好酒品鑒等方面的內容挖掘,深入推進理論構建、商業模式研究等相關工作。同時圍繞魯酒企業的文化底蘊、品牌歷史、發展歷程、生態環境、產區價值、酒旅融合、工藝特色、技術創新、酒體風格等進行多方面的深度挖掘和全面解讀,總結魯酒區域產區建設的典范模式。
從3月11日巡禮活動正式開啟,到4月底,《酒游記》團隊先后走訪考察了位于臨沂的蘭陵、沂蒙老區,棗莊的今緣春,濟寧的紅太陽、潤和、興達、鋼山、孔府家,菏澤的花冠、四君子、水滸,泰安的泰山、金彩山、康王等14家代表性白酒生產企業。這些重點魯酒企業究竟有哪些獨特的文化和產區特色,本專題將為讀者一一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