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近日發布10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數據為49.2%,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低于榮枯線,繼續在收縮區間徘徊。
?
制造業供需繼續放緩
?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10月份制造業PMI下降主要受電力供應仍然緊張、部分原材料價格高位上漲等因素影響。從行業情況看,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9個高于臨界點,比上月減少3個,制造業企業生產經營活躍度有所減弱。
?
從具體指數來看,供需兩端進一步放緩。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48.4%和48.8%,比上月下降1.1和0.5個百分點,繼續位于收縮區間,制造業生產和市場需求都有所減弱。
?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研究員文韜認為,趨勢性放緩加之原材料價格上漲,造成了生產活動偏緊運行。由于當前能源價格仍高位運行,企業生產成本短期內難有明顯下降,加上月底時多地疫情再次散發,經濟恢復的不確定性有所上升,企業對后市預期也有所波動,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3.6%,較上月下降2.8個百分點,為年內最低水平。
?
在進出口方面,從13個分項指數來看,同上月相比,新出口訂單指數、進口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出廠價格指數上升,指數升幅在0.4至8.6個百分點之間;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產成品庫存指數、采購量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和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下降,指數降幅在0.2至2.8個百分點之間。不過,趙慶河表示,近期世界主要經濟體恢復放緩,國際經貿形勢復雜多變,制造業進出口走勢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
中小制造型企業承壓前行
?
當前我國在新一輪的產業升級中,高端制造業會逐步取代簡單制造業,制造業也將從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漸轉變為技術密集型產業,這也顯示在相應的指數上。10月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PMI分別為52.0%和51.2%,高于制造業總體2.8和2.0個百分點,延續擴張態勢。
?
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0.3%,比上月略降0.1個百分點,仍高于臨界點,大型企業繼續保持擴張。中型企業PMI為48.6%,比上月下降1.1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位于收縮區間;小型企業PMI為47.5%,與上月持平,已連續6個月位于收縮區間,以中下游行業居多的中、小型企業生產經營壓力較大。
?
“近一段時期,國家對高端制造類企業的扶持力度明顯加大,力求精準扶持民營先進制造類企業。” 河北一家民營密封件制造企業對《中國貿易報》記者說,相當長一段時間來,傳統制造業產能過剩,大量企業在低端產品市場競爭激烈,經營壓力大,效益也并不理想,尤其在原材料價上漲的狀況下,當前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也面臨轉型的壓力。
?
商務活動類業務保持擴張
?
10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4%,雖比上月下降0.8個百分點,但仍高于臨界點,表明非制造業繼續保持擴張,但力度有所減弱。
?
趙慶河表示,從行業情況看,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兩個月高于56.0%,市場活躍度不斷提升。受“十一”黃金周拉動,與假期消費密切相關的住宿、餐飲、生態保護及環境治理、娛樂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于55.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業務總量較上月明顯增長。
?
有專家認為,非制造業景氣水平較高,顯示我國經濟在穩健恢復態勢下結構調整持續優化、發展動能穩步增強,商業和服務業領域發展仍然有很大潛力。
?
對于擴張放緩,趙慶河也指出,受疫情和天氣等影響,消費者更傾向于就地過節或短途周邊游,本月鐵路運輸、航空運輸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雖位于臨界點以上,但擴張力度相對較弱,景氣水平不及近年同期;此外資本市場服務、保險和房地產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繼續低于臨界點,景氣度偏低。從市場預期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8.5%,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但繼續位于較高景氣區間,表明多數企業對近期服務業市場發展比較樂觀。(記者 張偉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