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最新的宏觀經濟運行數據。數據顯示,部分主要經濟指標有所回升。其中,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1%,增速比7月加快0.1個百分點;消費品市場在保持單月3萬億元市場規模的同時,同比增長9%,增速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1-8月,全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15158億元,同比增長5.3%,投資增速回落幅度比1-7月有所收窄。
“如果從總量指標、結構指標、質量指標、效益指標等四個維度來看,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在持續。”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
結構繼續優化成為了8月經濟運行的一大亮點。數據顯示,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裝備制造業都保持比較快的增長,1-8月高技術產業增長超過了10%,明顯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表示,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名義、實際、限額以上零售增速分別為9%、6.6%、6%,均較7月反彈。其中,網上零售依然是消費領域的亮點。1-8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同比增速28.6%,較1-7月繼續回落。受消費整體增速放緩影響,今年以來實物商品網上零售增速高開低走、持續放緩,但前8月增速仍高于去年全年增速,占社消零售總額的比重也持續走高,反映線上消費對線下消費的替代仍在持續。
但受去年同期基數較高,以及地方政府加大對基礎設施項目的合規性、合理性審查,對PPP項目進行清理規范影響,1-8月基建投資增速繼續下滑,影響1-8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繼續下滑至5.3%。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員明明表示,整體來看,口徑基建投資中水利管理等能源管理業和道路鐵路等運輸業投資的下滑,對基建投資的拖累較大。
對于未來的投資走勢,毛盛勇表示,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公共服務領域短板比較多,為了更好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特別是鄉村振興和發展,政府增加短板領域的投資是有必要的。通過這些短板領域投資的逐步增加,基礎設施投資持續回落的趨勢可能會得到初步改變,有可能會趨穩。加上制造業投資、房地產投資還比較平穩,整個固定資產投資也有望緩中趨穩。(記者 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