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告:2024.08.28~2024.08.09服務器割接,網站部分業務系統功能可能會受到影響,帶來的不便深表歉意!
10月20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經信委黨組書記、主任錢煥濤,省經信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莎、,省經信委規劃與技術改造處處長孔慶成等介紹全省工業22個重點行業轉型升級中期評估情況,并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發布會由省政府新聞辦主任魏長民主持發布會。
錢煥濤介紹,今年4月份,按照省政府常務會議要求,省經信委組織有關行業協會,對“1+22”工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推進落實情況進行了中期評估。從綜合評估情況來看,兩年多來,在省委、省政府強力推動下,各級各有關部門牢牢把握“一個定位、三個提升”要求,緊緊圍繞計劃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認真落實各項工作舉措,有效集聚社會資源,著力激發信心動力,推動重點行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是工業總量占比上升。2015年,22個重點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3萬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63.5%,較2013年提高1.2百分點。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的13.3%,比2013年提高0.4個百分點。二是發展速度緩中趨穩。2015年,22個重點行業中,有14個行業發展速度高于全省工業平均水平;地煉、信息技術、高端裝備、醫藥、新材料等5個 行業主營業務收入近兩年的年均增幅,分別比全省高4.0、4.4、5.3、7.4和9.7 個百分點。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高于全國1.4個百分點。三是經濟效益不斷提高。2015年,22個重點行業實現利潤5486.5億元,近兩年年均增長6.1%,比全省高5.5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的63.7%,比2013年提高6.5個百分點。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8617.2億元,在采掘業利潤減少606億元的情況下,仍保持占全國13.6%的比重,比2013年提高0.1個百分點。制造業效益明顯提升,基本彌補了采掘業利潤下滑造成的影響。四是產業結構調優趨高。新興產業規模不斷壯大,2015年,高端裝備、現代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4個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4萬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22.8%,較2013年提高2.2個百分點。傳統產業加快向終端、高端延伸,紡織服裝、地煉、輪胎、有色、農機、造紙、家電、家具、建陶等9大傳統產業實現利潤1667.5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19.4%,較2013年提高1.4個百分點。低效落后產能有序退出,水泥熟料、電解鋁、平板玻璃、地煉、輪胎等行業均提前或基本完成2017年的化解目標任務。兩年多來,工業重點行業轉型升級取得積極成效,充分證明了省委省政府實施“敲開核桃、一業一策”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措施是有力有效的。特別是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和我省資源型產業結構偏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這一輪分行業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對全省穩增長調結構提質效發揮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全省將堅持以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繼續貫徹“敲開核桃、一業一策”思路,深入推進工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創新鏈引領、產業鏈延伸、財稅鏈回報“三鏈融合”,加快在發展動能、產業分工、資源配置、方式目標上的“四個轉變”,全力抓好企業家隊伍建設、品牌強省戰略、企業技術創新和改造、規模企業改制和精細化管理、依法實施落后低效過剩產能和“僵尸企業”退出、培植壯大主導產業和骨干企業、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創新推動人才引進培養、強化政策支撐和扶持服務、完善工作機制等“十件實事”,推動工業重點行業向“雙中高”邁進。
發布會還就大家關心的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詳細闡釋了下一步推動工業轉型升級所采取的路徑和模式;介紹了在培育中小企業發展方面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我省推進智能制造發展的舉措。
中央駐魯新聞單位,香港新聞媒體駐魯分支機構,省直和濟南市主要新聞媒體等近40家媒體參加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