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近日聯合印發的《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2023—2024年輕工業增加值平均增速4%左右,規上企業營業收入規模突破25萬億元。重點行業規模穩中有升,主要產品國際市場份額保持穩定。新增長點快速發展,推廣300項以上升級和創新產品,輕工百強企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培育升級50個規模300億元以上輕工特色產業集群。輕工業在擴內需、促消費中的作用更加凸顯,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穩步推進,“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成效擴大,產業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升。
在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表示,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不斷推動輕工業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上半年輕工行業運行企穩回升
“輕工業企業數量多、行業涉及面廣、國際化程度高,當前處于轉型升級、競爭力重塑的關鍵時期,同時面臨需求不振、預期轉弱等困難。”何亞瓊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有關各方積極作為,克服重重困難,共同推動輕工業運行企穩回升。
生產回穩向好。上半年,輕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4%,實現由負轉正。6月當月,輕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較5月回升1.7個百分點。
消費逐步恢復。上半年,輕工11類重點商品零售額3.5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5.4%,同比增長6.3%。
效益保持平穩。今年上半年,輕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13.2萬家,實現營業收入10.6萬億元,同比增長2.1%,高于全國工業2.5個百分點,實現利潤5682億元。
何亞瓊表示,總體來看,今年上半年,在國內經濟持續恢復的背景下,輕工業發展保持一定韌性。作為工業經濟的重要支撐產業,輕工業近年來總體保持平穩,對工業經濟增長貢獻度保持在20%以上,對工業經濟穩定發展起到了較大支撐作用。下一步將統籌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充分激發內需潛力,大力實施“三品”戰略,開展“三品”全國行活動,每年發布300項行業標準,打造輕工新品、名品、精品方陣。適應快節奏、現代化幸福生活的需要,讓廣大老百姓享受“多、快、好、省”的輕工產品和服務。同時積極穩住出口優勢,支持行業提高品牌產品出口比例,鼓勵企業拓展“一帶一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市場,支持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發展。
聚焦重點行業 培育壯大新增長點
記者了解到,方案以穩增長為主線,聚焦重點行業分類施策。
比如,在家居用品領域,明確實施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開展智能家居互聯互通發展行動,推動綠色智能家居產品進鄉村等。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楊枿在發布會上表示,家居產業涵蓋家電、家具、照明電器、五金制品等,規模體量大、消費帶動強,是促消費的重點領域。何亞瓊說:“方案從供需兩側同時發力,以場景為抓手,大力發展智能家居體驗館、智能電器生活館等新零售業態,支持企業開展基于消費數據的用戶需求挖掘和產品研發,擴大優質供給。”
在食品領域加大地方特色食品產業培育,加快食品工業預制化轉型;在塑料制品領域擴大特種工程塑料、高端光學膜、電池隔膜等在國防軍工、航空航天、新能源、電子信息、交通等方面的應用;在皮革領域支持開發高端綠色化、時尚化和功能化皮革材料,擴大在汽車、家居等領域應用……何亞瓊表示,不僅要著力穩住家居產品、塑料制品、造紙、皮革、電池、食品等六大萬億級規模行業,還要培育壯大老年用品、嬰童用品、文體休閑用品、生物制造和預制化食品等市場空間大的新增長點。
方案明確深入實施促進老年用品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老年用品產品推廣目錄,豐富老年用品品種等,拓寬銀發經濟發展空間。老年用品產業包括老年服裝服飾、食品藥品、日用輔助、養老照護等,據測算,2022年我國老年用品市場規模達4.6萬億元,近兩年平均增速達10%。何亞瓊說:“方案支持產業創新發展,明確要建設老年用品創新平臺,培育老年用品產業園區,聚焦細分行業培育一批研發能力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骨干企業。”
在優化老年產品和服務供給方面,大力發展功能性老年服裝服飾、智能化日用輔助產品、安全便利養老照護產品等。“我們對每個行業將分別實施一到三項標志性舉措,確保政策落實落細落地。”何亞瓊說。
強鏈穩鏈提升產業競爭力
方案提出針對家用電器、皮革、洗滌用品等行業薄弱環節,加快研制技術創新路線圖和產業鏈圖譜,推動行業關鍵原材料、零部件、裝備技術突破。同時明確,建設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優秀場景,支持制鞋、家具、家用電器等行業開展個性化定制和柔性生產等。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副司長曹傳貞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國輕工業門類齊全、體系完整,但也存在高端產品供給不足、部分關鍵技術裝備依賴進口等問題,要著力補齊產業鏈短板弱項,不斷提升輕工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將加大先進技術裝備研發和應用推廣力度,加強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首臺套示范應用,持續提升輕工業自主配套能力。聚焦輕工業重點領域,大力引導企業推進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核心支撐軟件、工業互聯網等系統集成應用,不斷提高生產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曹傳貞說。
“我們將統籌抓好產業生態優化和產業鏈升級。”何亞瓊表示,橫向方面,推動產業生態協調發展,開展“輕工產業帶中國行”活動,建設50個輕工“三品”示范城市,培育一批輕工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探索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開展園區結對、企業結對、訂單結對,推動制造環節在國內有序轉移。縱向方面,提升產業鏈整體效率和現代化水平。強化數字賦能轉型,推廣綠色低碳先進技術,鼓勵以竹代塑、以紙代塑、減少過度包裝和食物浪費。開展質量安全追溯建設,提升本質安全水平。(記者 解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