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食品產業發展大會在京舉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出席并致辭
堅守安全 落實責任 以高標準引領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
11月29日,由中輕食品工業管理中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食品產業發展大會暨中輕食品工業管理中心技術專家委員會年會在北京開幕。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出席并致辭;工信部消費品司司長高延敏、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司副司長梁鋼、國家衛健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標準管理處處長宮國強做食品產業發展政策解讀;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劉平均、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做主題演講;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中輕食品工業管理中心主任于學軍做主旨報告。大會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賈志忍主持。
張崇和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我國食品產業規模不斷擴大,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10萬億元,占輕工全行業的43%;利潤總額超7000億元,占比44%。食品工業更加適應新時代市場需求,產銷率近98%。食品安全持續向好,2017年,行業抽檢合格率97.6%,比上一年提高0.8個百分點,為人民美好飲食需要提供了安全保障。科技投入力度加大,食品行業經中輕聯鑒定的科研成果年均50項,占輕工行業38%;獲中輕聯科技進步獎年均40項,占輕工行業2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食品科技資助費用接近4億元;一大批食品科研關鍵技術實現了產業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提升。
張崇和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食品行業從市場匱乏到物質豐富,從品種單一到特色頻出,產品產量極大增長,許多新品填補空白。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20倍;嬰幼兒配方乳粉、方便食品、肉類制品、工業化焙烤食品等新產品不斷涌現,為實現人民生活從溫飽向小康跨越,貢獻了舉足輕重的積極力量。
張崇和強調,40年來,食品行業科技創新層出不窮,食品安全全面提升。國家級研發中心和示范基地不斷落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持續增加;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日趨完善,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實現100%可追溯;5000余家企業建成食品誠信管理體系,成為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的全新動能。
張崇和指出,近年來,食品行業向智能制造躍升,向綠色制造轉型。骨干企業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輕工15家食品企業成為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帶動了一大批食品企業制造水平的快速提升。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等技術改造有序實施,高效集約、先進成熟的工藝設備得到有效推廣,資源利用率逐步提高,綠色制造初見成效。
張崇和對食品行業組織和食品行業企業發展提出四點建議:
——堅守食品安全。食品企業要時刻銘記安全責任,提升企業自律,加強自我約束,確保自我規范,堅決落實食品安全責任。要加強誠信體系建設,遵守行規行約,強化企業自治,倡導誠實守信,激勵先進典型,激發道德自覺,確保誠信正氣蔚然成風。要增強食品安全意識,推行良好操作規范,以嚴格的生產標準,可靠的保障措施,充分保證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堅持高質量發展。中輕聯制定的《輕工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提出發展方向和發展指標50條,涉及食品工業13條。中輕食品中心和行業協會學會要積極貫徹中央關于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指導食品行業企業落實《行動計劃》的指標和措施。食品行業要加快結構調整,推進轉型升級。要堅持科技創新,加大研發力度,潛心鉆研,不懈探索,研究新食材、新工藝,研發新口味、新包裝。要提升集群發展水平,提高設計制造、商務資源協同能力,推進生產原料、功能輔料、食品包裝、食品機械全產業鏈有機整合,促進食品產業、健康產業、生物醫藥產業不同領域跨界融合。共同推動全國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
——服務人民美好生活。行業組織要引領行業企業,貫徹好、實施好、落實好相關任務和指標要求,著力解決食品發展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要以人民為中心,以安全健康為核心,以能量營養為重心,努力生產質量安全更加過硬、品種口味更加豐富、能量營養更加多元的健康食品,讓安全化、營養化、功能化、便捷化、個性化和精致化的食品走進千家萬戶,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發揮行業引領作用。中輕食品中心和行業協會學會,要加強協調,強化服務,規范和指導食品行業企業,研究和解決工作中的共性問題。要強化隨行業發展進行調查、分析、研究、統計的能力,為行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建議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支撐。要加強質量標準工作,落實輕工質量標準大會的會議精神,優化標準體系建設,縮短標準制修訂周期,加強重點領域標準規劃,擴大行標團標企標供給,提升制標隊伍建設水平,以高質量標準供給引領食品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于學軍在主旨報告中回顧了改革開放以來食品行業取得的成就。他指出,40年來,食品工業保持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地位,食品消費支出占比下降;主要產品產量大幅增長,居民生活質量大幅提升;科技創新基本滿足國內食品工業生產需要,行業標準邁上新臺階,產品品質不斷提升;企業自律,多方共治,食品安全全面提升。
大會還發布了《2018年1-9月份食品工業經濟運行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1-9月,食品工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6.19萬億元(占輕工行業的41.49%),同比增長5.77%,食品工業的積極調結構滿足了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
報告對我國2018年食品行業運行走勢以及2019年食品工業發展環境進行預判,認為,國家支持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有助于食品工業發展。一系列促進消費政策的提出,提高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有效增加了食品購買力。農產品深加工和主食工業化為食品工業發展拓展了空間。雖然也面臨一些不利因素,但總體來看,明年食品工業發展有利因素多,環境將好于今年。考慮到企業發展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降、國際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預測2019年主營業務收入增速6%,利潤增速8.5%。
會議還提出了推動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建議。一是加大對食品工業轉型升級、實施“三品”戰略、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二是落實國家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三是要對食品行業動能轉換、開發新業態、實施高質量發展的企業加大定向支持;四是建議國家有效控制上游產品漲價幅度,增加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五是引導企業有序走出去,不斷開拓國外市場;六是引導消費者注重食品營養和健康。
會議還舉行了食品產業企業家論壇,李錦記有限公司主席李惠中、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俞學鋒、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CEO吳曉鵬、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維圍繞“推動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分別發言。
本次大會為期兩天,還將舉辦“促進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院士論壇,并召開中輕食品工業管理中心技術專家委員會年會。與會人員將就改革開放40年來食品工業取得的主要成就、食品產業發展政策、食品產業經濟運行以及食品創新發展、質量安全、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熱點問題展開討論。
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各部室負責人,食品行業協會、學會代表,企業家,行業專家等300余人參加會議。